將文化與歷史故事融入 行銷中華美食觀光


(記者孫沛筠 採訪整理100.08.12)【台灣觀光論壇---從中華美食到台灣觀光】


http://www.idn.com.tw/news/news_content.php?catid=4&catsid=5&catdid=1&artid=20110812sarlin001


 


崔震雄:『關於中華美食,我認為第一個可以從文化著手,把台灣的文化,尤其像我們台東是處在一個多族群的環境,所以我們可以將原住民的文化體現在美食當中,另外也可以用故事來行銷,把美食跟觀光結合在一起,故事可以從歷史或者人物上面去尋找。目前台灣已經開放大陸自由行,而陸客很喜歡來台灣尋找一些他們有興趣知名的人物,例如去桃園和台北等地尋找兩位蔣總統的故事,吃他們吃過的東西,或到圓山大飯店吃蔣宋美齡女士喜歡吃的紅豆鬆糕,台東有胡適之先生的父親胡傳先生的故事,胡傳先生在台東當過三年的知州,我們可以將他們吃過的一些美食考據出來,再加以包裝。』


 


以下是崔震雄先生(現職台東縣觀光協會常務理事、娜路彎大酒店總經理)的訪談全文:


關於中華美食,我認為第一個可以從文化著手,把台灣的文化,尤其像我們台東,是處在一個多族群的環境,所以我們可以將原住民的文化,體現在美食當中,另外也可以用故事來行銷,把美食跟觀光結合在一起,故事可以從歷史或者人物上面去尋找。


目前台灣已經開放大陸自由行,而陸客很喜歡來台灣尋找一些他們有興趣知名的人物,例如去桃園和台北等地尋找兩位蔣總統的故事,吃他們吃過的東西,或到圓山大飯店吃蔣宋美齡女士喜歡吃的紅豆鬆糕,台東有胡適之先生的父親胡傳先生的故事,胡傳先生在台東當過三年的知州,我們可以將他們吃過的一些美食考據出來,再加以包裝。


另外,像我們地方上季節性的特產,例如現在金針花開,就可以金針花做主題,把這些地方性的因素及傳說包裝進去,呈現在觀光客面前,把美食跟觀光做結合。


而且我們可以做歲時記,就是每年的一月到十二月的不同節慶,如端午、中秋等節慶,不同的節慶都會有不同的特色,例如在中醫裡面的三伏貼,也有一些相關食補的方式,用這種方式來推廣,對於某些嚮往中華美食文化的族群來說,也是很有吸引力。


以台灣來說,未來應該是講究養生,譬如我們台東都有推出生機飲食、有機農業,一方面,我們希望推展健康和環保觀念,尤其娜路彎是得到環保署指定的環保示範旅館,另一方面,在美食上我們應該走向精緻化,去吃巧而不是吃到「粗飽」,我個人不太贊成大家一窩蜂的去推「吃到飽」,那只是在求量而已,違反環保,也很可能造成食物的浪費。現在很注重親子旅遊,在親子活動當中,我觀察小朋友吃「BUFFET」時,很可能會過胖,也影響到健康,所以我希望可以發揚精緻的美食文化。


#更多飯店、民宿、住宿、旅遊及餐廳、美食相關新聞,請至【自立生活旅遊網】或【自立民宿美食網】搜尋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alantsui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