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三伏是按照我國古代的“干支紀日法”確定的。是一年中最炎熱,陽氣最旺的時候,人稱之為「伏夏」,又名「三伏天」。
每年夏至以後第三個庚日(指干支紀日中帶有“庚”字的日子)為初伏,第四個庚日為中伏,立秋後第一個庚日為末伏,合起來稱為三伏。按陽歷計算則出現在7月中旬到8月中旬。此時我國大部地區是一年中最熱的時節。

以今年2014為例:初伏第一天7月18日(陽曆),中伏第一天7月28日,初伏第一天8月7日,出伏8月27日

在夏至後氣溫驟升,形成灼熱的暑天。把最熱的暑天稱為“伏天”,是起源於春秋時期的秦國,《史記•秦紀六》中雲:“秦德公二年(西元前676年)初伏。”唐人張守節曰:“六月三伏之節,起秦德公為之,故雲初伏,伏者,隱伏避盛暑也。”古籍《群芳譜》中說:“暑期之此尚未極也。”因為小暑過後,全年最熱的三伏就到了。伏天是雨水集中,全年最熱的日子,又是陰起陽降的時候。《漢書•郊祀志注》中說:“伏者,謂陰氣將起,迫於殘陽而未得升。故為藏伏,因名伏日。”夏至這天白晝長,太陽角度最高,但不是一年中天氣最熱的時候,因為接近地表的熱量這時還在繼續積蓄,並沒有達到最多的時候。夏至後日照時間一天比一天少了,氣溫卻一天比一天持續升高,夏至後的第三個庚日的時候開始入伏,俗話說:“小暑大暑緊相連,氣溫升高熱炎炎”。 
俗言道:「寒有三九,熱有三伏。」每逢三伏,古人一方面以清涼飲料避暑,另一方面又舉行相應的風俗活動,如「飲酒避惡」等。久而久之,形成了一種獨特的三伏食俗文化。
據文獻記載,把伏日作為節日約始於秦朝。大約到漢代,伏日與食俗才聯系在一起。據《漢舊儀》載,「漢魏伏日有酒食之會」,說的就是飲酒聚會。《漢書》說:「田家作苦,歲時伏臘,烹羊炮羔,斗酒自勞。」按理,三伏日食羊不合時理,農家為何要在伏臘日烹羊斗酒呢? 這一方面是羊肉有大補身體的作用,但最主要的原因是,農人把「伏臘」作為節慶看待,所以要像過年一樣慶賀一番。漢代除了民間這樣做,宮廷也同樣有伏日賜肉的宮俗。
三伏日吃涼冰可以說是最佳消暑食物了。中國早在西周就有伏日掘井藏冰的做法。約到晉十六國,出現伏日賜冰的宮俗。晉《鄴中記》說,在彭德府臨漳縣有銅雀、金虎等三座井台,十六國君王石季龍曾於「井台藏冰,三伏之月冰賜大臣。」從此這種宮俗流傳不息。唐代三伏吃冰的花色品種就多了,如長安就有「冰盤」、「冰瓜」等,豪富們甚至會舉行「冰宴」。據《天寶遺事》記載:「楊家(楊貴妃家)直弟每至伏中,取大冰使匠琢成山,周圍於宴席間。」雖然是盛夏,但個個赴宴者都冷得面露寒色。宮廷內還按地位高低賜冰鎮食物。
宋代朝廷盛夏賜冰傳承了唐代的傳統,但宋代宮廷賜冰的對象很有限,只有近臣和史官才有受賜的份,其他官員只是放幾天假而已。據《歲時雜記》載:「京師三伏唯史官賜冰,百司休務而已。自初伏日為始,每日賜近臣冰,人四匣,凡六次。」又賜黃絹為囊的甜蜜一碗和冰面三瓶。近臣是皇帝身邊的大臣,與皇帝關系最為密切,受到特殊照顧是不足為奇的。但史官與近臣為什麼有同樣的待遇呢?原來宋代史官伏日不放假,工作性質不同,才有這樣例外的待遇。
清朝,宮廷三伏賜冰已普及到每一位官吏。據清《燕京歲時記》說:「京師自暑伏日起,至立秋日止,各衙門例有賜冰。屆時由工部頑給冰票,自行領取,多寡不同,各有等差。」發冰票領冰還是歷史上頭一回,此次這種做法一直傳沿下來。清代民間的三伏涼冰也是豐富多彩。《清嘉錄》記載了江浙一帶的農人三伏擔賣涼冰的情景,其中冰鎮食品有「雜以楊梅、桃子、花紅之屬,俗呼冰楊梅、冰桃子。」《清稗類鈔》則記有北京夏日用「冰果」宴客的風俗。其文載:「京師夏日宴客,訂盤既設,先進冰果。冰果者,為鮮核桃、鮮藕、鮮菱、鮮蓮子之類,雜置小冰塊於中,其涼徹齒而沁心也。其後,則繼以熱葷四盤。」
中國幅員遼闊,不同朝代、各個地區風俗不盡相同。諸如北宋夏日節食是「伏日綠荷包子」,「綠荷」即荷葉,用荷葉裹包子有清暑的作用。浙江台州三伏日,老年人有食雞粥的風俗,名為「補陽」。概而言之,中國三伏食俗的由來與漢代作「伏臘節」有關,最初是一種慶農活動。這也從一個側面體現出了中國食俗文化的豐富多彩。
至於民間本就傳承著很多食俗,古代伏天時跟其他節令一樣,老北京民間有句俗語:“頭伏餃子二伏麵,三伏烙餅攤雞蛋。”就說的是舊京數伏天家家信守的飲食民俗。為什麼有這個食俗和俗語呢?據說與節氣和那時菜農生產技藝有關:農業落後,也沒有暖棚設施,沒有更多夏令青菜供應百姓,夏至數伏時正是蔬菜青黃不接斷檔之時,也因老北京伏天時特炎熱,汗流浹背的人們都願在此時弄些簡單少油又清淡爽口的飯食,所以就衍生出伏天吃餃子、麵條、烙餅的食俗。
伏天吃麵條的民俗早在三國時期已有,《魏式春秋》上雲:“伏日食湯餅,取巾拭汗,面色皎然。”那麼又為什麼大熱天本來就酷熱難耐,還吃讓人淌汗的熱湯麵呢?南朝時有書論述是:“六月伏日食湯餅,名為辟惡。”因古時人們認為農曆五月是惡月,到了六月就應該辟惡,而“以熱制熱”法一向是中醫養生專家提倡的夏暑養生良方。另外二伏時正值夏收剛結束小麥豐收之際,人們素有“嘗鮮兒”的習慣,用新小麥做成湯麵吃上兩碗,淋漓地出一身大汗,既嘗鮮又驅瘟疫邪氣,這就是二伏時吃麵的原因吧。
“冬病夏治”在我國自古有之,有內服湯藥、食療、敷貼療法、薰蒸療法、推拿等數十種方法,其中“三伏貼”敷貼療法是其中運用比較廣泛的方法之一。它是將一硬幣大小的藥餅置於特製的藥圈中,敷貼在人體脊背或腹部的特殊穴位上,讓藥滲透入,隨經絡氣血運行吸收,從而達到治療的效果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alantsui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